印花税法实施了,计税金额有门道 印花税,是每个生产经营单位都必须要缴纳的税种,但对计税依据中是否包括增值税税额,在新法实施前,作为多数是以查账征收方式纳税人,在较关注的同时也会有些困惑。对此,上海税务机关做出明确规定“对购销合同的贴花,均以合同记载的销售额(购入额)不包括记载的增值税额的金额计税贴花。”湖北省税务部门也曾经有相关文件,可后来全文废止。 其实还有一个较明确的执法口径,就是国家税务总局在2016年4月25日视频会议有关政策口径是“这次两部委下发的《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营改增后契税房产税土地增值税个人所得税计税依据问题的通知》(财税[2016]43号),中没有提到印花税计税依据问题。主要是营改增之前,这一问题就已明确,没有变化。各地执行口径仍按照印花税条例规定,依据合同所载金额确定计税依据。合同中所载金额和增值税分开注明的,按不含增值税的合同金额确定计税依据,未分开注明的,以合同所载金额为计税依据。” 由此可见,印花税的计税依据是合同所载金额。如果合同记载的金额是含税价,则按照含税价格计算印花税。如果合同记载的金额是价税分离的,那么就按照不含增值税金额确定计税依据。 有关增值税在计算印花税时,在今年7月1日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印花税法》第五条第一项规定是这样的“应税合同的计税依据,为合同所列的金额,不包括列明的增值税税款。” 该条款强调了只有在合同中列明的增值税税款金额才可不计印花税,而在生产经营的实务中,使用合同文本各异,有注明增值税税款的,也存在不注明的,所以需要注意以下三点: 01、应税合同中只有不含税金额,以不含税金额作为印花税的计税依据; 02、应税合同中既有不含税金额又有增值税金额,且分别列明的,以不含税金额作为印花税的计税依据; 03、应税合同所载金额中包含增值税金额,但未分列明的,以合同所载金额(即含税金额)作为印花税的计税依据。 合同中列明增值税税款真的很重要哦! 来源:优税智云 作者:杨中英 2022.07.19
印花税计税金额是否含增值税 印花税计税依据 根据现行印花税政策,印花税计税依据如下: 1.购销合同的计税依据为合同所载购销金额。 2.加工承揽合同的计税依据为加工或承揽收入。 3.建设工程勘察设计合同的计税依据为收取费用。 4.建筑安装工程承包合同的计税依据为承包金额。 5.财产租赁合同的计税依据为租赁金额。 ,办理个体户营业执照好处很多,首先个体户没有企业所得税,其次是个税成本只有1.5%。 , 6.货物运输合同的计税依据为运输费用。 7.仓储保管合同的计税依据为仓储保管费用。 8.借款合同的计税依据为借款金额。 9.财产保险合同的计税依据为保险费收入。 10.技术合同的计税依据为合同所载价款、报酬、使用费的金额。 11.产权转移书据的计税依据为所载金额。 12.证券(股票)交易的计税依据为实际成交金额 13.记载资金的账簿的计税依据为实收资本和资本公积的合计金额。 14.其他账簿的计税依据为应税凭证件数。 15.权利、许可证照的计税依据为应税凭证件数。 印花税计税金额是否含增值税的建议 现行印花税的税基为应税凭证计税金额或应税凭证件数,税基的确定方式有据实方式和核定方式。印花税的计税金额是否含增值税,现行印花政策并未明确,容易造成混乱,尤其是在税务考试综合试题中,因印花税的问题造成最后计算结果不一致。因此,有必要明确印花税计税金额是否含增值税。 有人认为,印花税计税金额为合同所载金额,合同中记载的增值税,受合同法保护,所以印花税的计税金额包含增值税。笔者持不同意见,合同中记载的增值税,但并非受合同法保护,而是受税法保护。如果不征增值税,即使合同记载增值税了,合同法也不会保护。笔者建议,应税凭证单独记载增值税额的,不计入印花税计税金额;免增值税的或者应税凭证未单独记载增值税额的,印花税计税金额不扣除增值税额。税务机关核定的印花税计税金额不含增值税。 现行所有税种的计税金额是否含增值税
营改增后土地增值税中与“转让房地产有关的税金”应包括哪些?详见笔者微信公众号2017年4月26日发文《营改增后土地增值税中与“转让房地产有关的税金”应包括哪些》。 参考文献 1.贺飞跃主编《新编税收理论与实务》,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6.10 2.贺飞跃著《全面营改增与爱税宝税务筹划十二讲》,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6.6 来源:贺公解税 作者:贺飞跃 |
民法典视角下新收入准则之识别合同实务处理